食品安全無國界,請給中國食品企業一些信心!
近幾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不管是肉制品還是乳制品,不管是飲料用品還是日常果蔬,紛紛染指食品安全事件,大企業也好小作坊也罷,無一幸免,每況愈下的食品安全環境讓人們不禁發出“在中國還有什么食品是可以吃的”“在中國不管吃什么都是死路一條”“吃慣了有毒有害食品不知道會不會煉成金剛不壞之軀”……這樣的感嘆,這種心酸無奈的感覺真是如鯁在喉。
數不清的食品安全事件讓我們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讓我們以為外國的食品就是安全放心的食品,可是當你看著愛爾蘭、英國、法國、德國等十幾個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卷入馬肉變牛肉風波之時,您還會對外國的食品膜拜不已嗎?
新年伊始,本是萬家團員舉國歡慶的好時節,可是歐洲一場馬肉變牛肉風波不禁讓人心頭添堵,那曾被無數民眾苦苦信奉的外國食品竟然也這般不堪,這恐怕要讓很多信任甚至非外國食品不買的消費者失望痛心了吧。
在整個食品大安全環境影響下,很多中國消費者都認為外國的食品是安全的,進口的食品就是無比優質的,于是不惜花高價甚至用走私等手段來將外國食品攬入囊中,卻不知有關進口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的報道也都諸見報端。
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完善的法律體系使其食品安全指數遠遠高于我國,但這也不能夠將食品安全事故降低至零。至于那些發展中國家,有的綜合實力遠遠不如我國,食品的質量保障更是不必多言;再者,我國對食品行業的要求與標準在很多種類上都遠遠低于國外的標準,如此一來,出口至我國的食品肯定是按我國標準所做,極大一部分都不是我們自以為的最優秀最安全檢驗最嚴格的產品;另外還有很多外國食品的加工場地就設在我國,其質量情況更是不言而喻。外國進口食品就是安全放心食品,這恐怕是我國國人一廂情愿的想法。
國外的食品安全事件也時有發生,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將國外的食品都想象的那么完美,而把國產食品就說的那么不堪。金無赤金,更何況是一個由凡夫俗子所組成的食品企業呢,偶爾的食品安全事故是哪個國家都無法避免的,只是,重要的是在發生事故時對產品的召回、對事故的承擔,對口中承諾的食品安全的落實。
雖說我國整個食品行業時下依然蕭條,但是隨著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的重視與關注,相信中國的食品安全質量必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在我們期待食品安全之時,也請給中國食品行業一些信心,切勿因為一件質量事故而一棍子將所有企業打死,那樣對自己不公平,對企業也不公平。目前,政府已在采取多種措施,社會人士也在呼吁食品安全,相信多管齊下之后必定是一個全新面貌的食品行業!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中國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中國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中國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